热点推荐词:

刑事法律

故意杀人哪此情况下判处死刑

文字:[大][中][小] 手机页面二维码 2022/5/18     浏览次数:    

来源:找法网

死刑,也称为极刑、处决,世界上最古老的刑罚之一,指行刑者基于法律所赋予的权力,结束一个犯人的生命。而遭受这种剥夺生命的刑罚方法的有关犯人通常都在当地犯了严重罪行。尽管这“严重罪行”的定义时常有争议,但在现时保有死刑的国家中,一般来说,“蓄意杀人”必然是犯人被判死刑的其中一个重要理由。2011年5月24日,最高院发布2010年年度工作报告称,最高院在审理死刑复核案件时,不是必须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的,均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


  故意杀人罪是我国乃至其他各国刑法中规定的最重罪名之一,按照我国刑法规定,犯故意杀人的判处死刑、无期徒刑或10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因此可以看出故意杀人罪原则上要判处死刑,又其他减轻的情节的可判处有期徒刑。那么到底哪些情形要判处死刑呢,笔者与最高人民法院刑事政策室的同志沟通后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实施其他违法犯罪时,又实施杀人的。如抢劫中杀人的,强奸中杀人的。


  2、出于恶意的报复,实施杀人的。这种行为主观恶意非常大。


  3、犯罪对象特殊。如孕妇、残疾人、正在抢险人士。


  4、多次杀人的。


  5、组织杀人、雇凶杀人的。


  6、教唆未成年人杀人的。


  7、从后果上看,造成多人死亡的,或多人严重残疾的。


  但也有些情况不宜判处死刑:主要有:

  1、因为婚姻、土地、邻里、劳动纠纷引起的杀人事件。


  2、有其他法定情节的。如未成年、孕妇、盲聋哑、自首、立功等。


返回上一步
打印此页
0551-67890003
0551-67890007
浏览手机站